top of page
KY-IUDI® 用户共情力认证营
用户共情力心智问卷
KY-IUDI® User Empathy Mindset Questionnaire
1. 核心概念
什么是「用户共情力」?
f-06_副本.png

通常提到的共情是一项自我人际功能,是可以接纳不同,深入理解他人经历与动机,并能洞见问题的能力。

 

在真实的设计语境中,凯元老师本着人本设计的理念,将「用户共情力」定义为:共情引领师完成“用户

洞察-团队共创-问题定义-概念飞跃”这一解决问题流程的专业能力

是什么_edited.png
2. 使用目标
适合我吗?有什么用?
f-06_副本.png
  •  本元创造力: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持续满足,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。

  •  本质洞察力:完成每个产品创新文本中,用户需求这一关键识别。

  •  大脑高算力:评估、探索和提升共情能力,发展更精细化的认知-行为能力。

  • ​ 创意设计力:以高价值的创意,实现对产品和服务等复杂问题的创新升级。

合成.png
3. 科学依据
问卷是怎么来的?
f-06_副本.png

随着设计思维的应用与推广,人本设计理念得到重视,而其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流程和方法也得到了普及。

​​

凯元老师在上千场的实战工作坊及教学、跨领域研究中发现,各个企业搭建了设计思维产品开发框架(如IPD),但如何达到高水准的洞察、定义、创意?工作坊用户共情引领者——教练,需具备现场更细、更深、更完形赋能力,必须将设计思维六步流程,从理论到实践形成更可训练的细颗粒度操作系统

因此,凯元老师带领创造院研究小组展开对于「用户共情力」的深入研究:

  • 基于对共创者共情表现的观察、记录,结合社会科学领域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——扎根理论,初步提出「用户共情力」的系统化概念结构和发展模型

  • 参考共情相关的观点采择模型、共同编码理论等认知、情绪观点,以及临床心理学中的共情应用——“在当事人的现象场中工作”,将心理学研究中的具身认知、心智化等概念迁移到设计语境中。

  • 将凯元老师作为专家角色的实战经验进行现象学还原,深入共情的过程及体验进行分析,整合形成现象学描述,揭示用户共情力的复杂性及本质。

科学依据.png

经历数年研究与实践,得到4层次、10维度的KY-IUDI®用户共情力模型,并在此基础上,编制出符合中国设计环境的共情态度及行为自评问卷,提供了测量用户共情力的有效工具。

4. 问卷指导语
我要怎么做?
f-06_副本.png

问卷包含了一系列在产品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共情情境的描述。答案没有对错之分,请您依据实际经验,

选出最符合自己的情况

  •  题目数:75题

  •  测量方式:5点自评

  •  答题时长:约20分钟

指导语.png
5. 反馈报告
做完我会得到什么?
f-06_副本.png

用户共情力分析报告内容包含:

 

  •  我的用户共情力10维度雷达图

  •  优势领域及可加强领域

  •  用户共情力4层次、10维度得分及解析

心智问卷.jpg

©️ 2025 ufd®设计思维创造院

bottom of page